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巴蜀大地深处的汶川、北川等地变得满目疮痍,中华民族再一次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地震发生后,我校师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悼念、募捐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贡献力量。就在这股爱的洪流中,我校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汪继彬申请成为援川志愿者,怀着“我要为灾区做点什么”的淳朴信念,只身三千里来到四川。本着不给灾区添乱的原则,他走进巴蜀深山的一所小学支教。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十年的坚守,这一去就是一人到一队的接力,这一去就是118名支教志愿者的承诺。
5月12日中午,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举办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活动暨赴川支教十年事迹展,充分呈现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里团队赴川支教的点点滴滴。校团委书记梁燕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的活动现场观摩并指导,9001cc金沙以诚为本2012届校友、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赴川支教志愿者王娟也亲临现场,为志愿者和现场观众讲述她的支教故事。
现场展览分为十年故事和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两个部分,前者以11块精美展板以年为单位描述十年以来的支教活动内容,后者则重点展示了优秀志愿者的动人事迹。十年支教的故事未曾间断,118位支教志愿者接踵而来,受益的山区留守儿童多达473人,支教团队先后在四川达州、南充、凉山等山区建立4个支教点。团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支教志愿者招募和培训体系,并结合当地特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从基础课程辅导拓展到防震减灾、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结合的“七彩课堂”。早期受支教的儿童中已经有10余名考上了本科院校,并有4名学生加入到支教团的队伍中来,支教故事的传承变得更加有温度。2017年,“川皖学堂”线上支教项目自此正式启动。一年来,团队累计支教130余课时,27个孩子从此告别了语文、数学单调重复的课程表,项目受到了《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网的专题报道。团队涌现出2017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王阳等优秀志愿者典型。
曾于2009年至2011年间连续三年赴川支教的优秀志愿者王娟凝望着展板上的图文,回首十年支教的光荣历程不禁感叹志愿者们“初心未改、一直在路上”。她分享了她大学时支教以苦为乐的故事,也为即将再次出发的队员们介绍诸多宝贵经验。
作为支教团队的第一代指导老师,校团委书记梁燕对十年赴川支教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十年支教最感人的莫过于“坚持”二字,看似平凡的支教,但其中的艰辛与坚持却一点都不平凡。她勉励今年暑期赴川支教的新队员们要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告诫他们一定要认真负责、创新思路,将团队打造成学校的一张志愿名片。同时她还特别嘱咐队员们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据悉,“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是一支由我校学生自发组织、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团委指导的爱心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团队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安徽省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本次赴川支教十年事迹展活动作为学校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旨在以志愿服务的视角,展示我校青年大学生心中有阳光、心中有大爱的精神风貌。